返回

88 及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88 及冠 (第3/3页)

    醒来是下午四点半。

    崔珏正在东侧间安排家事、挑选人手。

    纪明遥决定现在就去实践做长寿面!

    一碗面做成,清淡味美,她叫天冬速速端去正院。她自己拿,又慢又怕洒。

    轻松走回房中,面已只剩半碗。

    等他吃完,纪明遥笑问:“可得了太公两分真传?”

    崔珏放好碗筷:“今日起,夫人便是‘松氏汤面’唯一亲传弟子。”

    “那我是不是得先改姓‘松’?”纪明遥顺着他的话说,“松明遥?”

    也很好听哎!

    不过,还是“明遥”最好听。

    她本姓是“明”,不是“纪”。

    松遥好像也行?

    但“明”是妈妈和姥姥的姓氏,她不要改。

    胡思乱想一回,纪明遥想问崔珏辞别亲友的安排。

    她就看到了崔珏眼露为难。

    “你不会又想劝我别去吧?”纪明遥警惕,“皇后娘娘可还有差事给我,我不能不去!”

    “不是!”崔珏忙道。

    虽然他昨夜的确有这个打算。

    “是,大哥”他看一眼四周。

    在此处不好说。

    他请夫人到卧房。

    几经斟酌,他只能照实开口:“大哥问你我避子之法。”

    纪明遥:“”

    纪明遥:“哦!”

    纪明遥:“大哥和嫂子不想再要孩子了吗?”

    “不清楚。”崔珏垂首,“是大哥说,不想再让嫂子受生育之苦。不知嫂子心意如何。”

    他问:“能说吗?”

    “能啊!”纪明遥揪住他衣袖,“你、你学会的那些,就送他们吧。”

    “羊肠套的制作、使用方法”最要紧。其余的取悦女子的书籍,也可以让大哥学嘛!

    @“那我,找时间,送去。”崔珏语气僵硬。

    他身体也僵硬。

    “看你方便。”纪明遥小声回应。

    和嫂子分享小书而已。

    小事…小事!

    “那你,怎么辞别亲友?”她决定翻篇、下一话题!

    “先去苏世伯、于世伯家,再去舅舅家相辞。其余亲友、同僚分别相请,大约要几日。”崔珏便也回答正事。

    “先定日子吧。”纪明遥拿历书,“我还想去广宜公主府辞别,又要多一日。”

    成婚之前,她的交际范围,自然只与安国公府重叠。

    现在,与张尚书府关系尴尬,不必去。

    从前交好的其余公侯家中小姐,也早因立场不同断了往来。

    明宜不能出门。便是没被禁足,也不好请了。

    这便是,世事难两全吧。

    做出决定,就不须遗憾。

    纪明遥一笑。

    说来,明宜的名字,和娘的名字,还重了一个字。

    是“缘分”?

    还是在给四妹妹取名时,温慧已经忘记了娘的本名?

    不。

    应该是,她认为无需记得、更无需避讳一个侍妾的姓名。

    纪明遥目光还在历书上,神已飘荡天外。

    明宜会过得比娘好。

    至少,她应不会死在十九岁。

    温慧年已三十有七。快活到娘的两倍。

    安国公今年四十,更已活了娘的两倍还多两年。

    “夫人?”崔珏轻声唤。

    她是,在为生子之事烦恼?

    纪明遥回神,对他笑:“在想该请谁。”

    两人一夜没有再提“避子”二字。

    把亲友家辞遍,纪明遥和崔珏的行李也装好了大半。

    定下二月二十六日启程,路上约需二十日。去修缮衙舍的管家已提前出门,等他们到时,便可直接入住了。

    兄长数次想问又不问,崔珏也再没有拖延的借口。

    装好一箱书,他起身:“夫人稍坐,我去寻大哥。”

    看了看他的耳尖,纪明遥:“去吧!

    u早送早省心!

    崔珏便先回卧房,选出两册他已融会贯通的画册。又装好几个羊肠套。

    他先用木匣装书。

    但拿在手中片刻,他又打开木匣,取出书册,找细布包裹,放在怀里。

    春日衣衫不薄,放在怀中,没人能看出他带了东西。

    甚好。

    崔珏行至崔瑜书房。

    崔瑜赶着跑了来,见面就笑问:“有了?”

    崔珏并不应话。

    他请兄长来至内室,将怀中物品一一取出。

    “大哥看过便知。”他说完就要走。

    “哎等等!”崔瑜眼疾手快拦住他。

    “大哥该认真钻研学习。”崔珏不想留。

    “就一句话…两句话!”

    崔瑜快速说:“我不催你和弟妹要孩子,你嫂子更不会催!你都及冠了,位在四品,一地要员;弟妹诰命比你还高,我也不充家长多劝什么。只要,你自己不后悔就好。”

    崔珏看向兄长。

    崔瑜却侧开脸。

    “阿珏。”他低声说,“十二年了,看开些吧。”

    “看开。”崔珏重复。

    “大哥劝我看开,自己又何曾看开?”他轻声问,“真已看开,为何还向我询问避子之法?”

    崔瑜紧紧闭上了眼睛。

    “但是”他说,“娘,不后悔生下你我。也不后悔,有那个孩子。”

    “后不后悔,那要问娘自己。”

    崔珏绕开兄长,走出门外。

    春日早已来至。

    白玉兰开在墙外,粉玉兰开在院中,彼此相映生辉。

    娘最喜欢玉兰。娘喜欢所有鲜花草木。即便病重不能起身之时,娘也会努力看向窗外,多赏一眼人间景象。

    娘离去时,尚还未至不惑。即便活到今日,也还不及半百。

    这是娘再也望不到的春光。

    但夫人,还能再赏很多年。

    他该看开的,并非娘的离去,而是其他。

    比如,“一生无子而终”。

    西院书房。

    坐在卧房床边,纪明遥随意整理着书。

    她已经了解了崔珏看书的喜好。虽然她不同他一起看,但先挑几本不难。

    这还有一个没收拾的箱子,是不是他上次离京带的?

    纪明遥随手拿出几册,准备先放好,等他回来再自己细选。

    书里掉出一件东西。

    她忙伸手接。

    是个信封。

    还好,没捏皱!

    才打算把信封夹回去,纪明遥便看清了上面的字。

    那是崔珏的字迹。

    上写@“纪二姑娘亲启”。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