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1章 衙前明志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11章 衙前明志 (第3/3页)

该说的话,让‘父母’给担待一些。

    这么一想:合着,这县太爷,说的这么开心,只是图嘴上快活吧?

    怀疑一旦产生,罪名已然成立。

    方一凡明显的感觉扑过来的灵力,断崖式下跌。

    这怎么能忍。

    方一凡大声说道:“

    信不信,且看本县如何去做!

    今天,

    当着各位父母在场,

    小子也做一个出格之举。

    立字为据。

    来人,笔墨侍候!”

    此时此刻,

    一众衙门里的官员,心中其实是复杂的。

    一方面,他们认为这事,根本不可能做到;

    另一方面,他们对这位年轻的县太爷表现出来的亲和,又是深刻的认同。

    要知道,他们也是普通百姓家的孩子,并不是高高在上的朝廷命官。

    所以,对方一凡,一方面是认同;另一方面又是惋惜。

    他们在衙门里待得久了,看得多了,明白要实现县太爷嘴上说的这些,会有多难。

    这几乎不是靠一己之力,可以完成的。

    可是,事已至此,他们也是无法。

    总不能拦住县太爷的话头,说:这绝不可能吧!

    真要这么做,县太爷不高兴暂且不说,这台阶下的百姓,恐怕也要把人给骂死吧。

    为今之计,也只好陪着这位年轻的县太爷疯下去了。

    便有书吏进去取了笔墨。

    又有民壮抬来一方长案。

    纸张铺好,方一凡提笔便写,

    只见方一凡笔走龙蛇,写道:

    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

    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

    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

    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

    方一凡能高中探花,这一笔字,当然不俗。

    且这几句写的通俗,一看就懂,一读就明。

    现场就有人把这两句话,给念了出来。

    果然,适才不信的人,现在也慢慢在眼中透出期待来。

    诗词,可直抒心意。

    不论县太爷做不做的到,可他这么说了,说明,县太爷确实是这么想的。

    有一个能为老百姓着想的县太爷,百姓们,还有什么更高的要求吗?

    这就是现场老百姓最真实的想法。

    哪怕县太爷做不到,他们也满意了。

    因为,县太爷已经这么想了。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