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1章 衙前明志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1章 衙前明志 (第2/3页)

    你们诸位,才是吴县的当家人。

    小子只是权且做一个代表,听命行事,罢了。

    咱们,其实是一家人。

    俗话说,家和万事兴。

    怎样才能家和?

    幼有所教,老有所养,就能家和。

    所以,本县决意,

    凡本县之内,

    凡是老弱孤寡,

    县里要出钱,给父母养老。

    凡是适龄学子,

    县里都要让孩子们有书可读,

    有学可上。”

    此话一出,台阶下的一众官员,

    面面相觑:怎么觉着这县太爷,不太靠谱呢?

    而百姓群中,更是“哗!”的一声惊呼,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

    有反应快的百姓,率先叫起好来。

    “好!好!好!”

    更大的欢呼声再一次响了起来。

    读书,在这个年代,是真正让百姓上心的事情。

    因为,摆脱阶层的唯一办法,就是读书。

    这可是比养老,更能戳中老百姓的心窝。

    可是读书贵啊。

    书贵,纸贵,墨贵,老师更贵。

    人说,半大小子,吃穷老子。

    这读书,一家只要有那么一个读书的,全家都得受穷。

    受穷不说,这书还不见得能读得出来。

    所以,普通百姓,对读书,是既爱又怕的。

    如果方一凡真能让每家都能读得起书,

    那估计每家都得为方一凡立长生牌的。

    方一凡一边享受着收取灵力的快感,一边继续说道:“

    不要担心没钱上学。

    从今往后,咱们吴县,

    所有县办的学堂,全部免费上。

    不仅如此,还全程提供笔墨笔砚。

    本县要让读书变成一件轻而易举之事。

    到时候,

    读不好的,那就只好怪自己没本事;

    读好了,县里还要奖,

    要重奖,

    要负担上京赶考的费用。”

    所有百姓都听的目瞪口呆,连叫好声都忘记了。

    这属实是有些骇人听闻了。

    连带着,大家都开始怀疑起,方一凡是不是嘴炮了。

    虽然方一凡是县太爷,按说县太爷是铁口直断,一口唾沫,一口钉的。

    可是这县太爷刚才也说了,他年纪小,他也可能莽撞出错,做不该做的事情,说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