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79章 双保险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379章 双保险 (第2/3页)

的《万壑松风图》,隐款“皇宋宣和甲辰春,河阳李唐笔”,就写在了远处的山峰之中。

    还有写在画中怪石上的、小舟上的、残碑侧面的等等。

    而那些制作赝品的手艺人,技术高超者,同样习惯在作品隐秘处留下暗记。

    尤其是一些高仿瓷器,可能是某片叶子不那么舒展,也可能是花卉的一处断笔……

    前些年,庄老师有一次与人杠上了,他认为一件雍正的青花穿花龙纹长颈胆瓶是赝品,可另一位鉴定大家却坚持是真品。

    最后,他用铁丝绑着小镜子从瓶口探下去,再配合手电筒,在内壁上找到了一处暗记。

    上面写着:1982年5月 神垕镇 刘大庆。

    老师赢了,从此更是名声大噪!

    他对我说:“拍照吧!”

    我拿出相机给那些文书拍照,这是老师的习惯,甭管真假,都要留存一份资料。

    很快就拍完了。

    申国强拎起书案旁的一个纸袋,往外送我们。

    出门时,他示意我接过去。

    拿到手里,仅凭着重量,我就猜到里面是三万块钱。

    这年头鉴定费用也没什么规定价格,就是圈里人的约定成俗。

    老师这个级别,最低两万。

    而像余达明这样的,也敢要两万,其实一千两千的活他也接。

    回去的路上,庄老师说:“钱你拿回去……”

    我怎么可能要这个钱?

    不等说话,他又说:“我已经打过招呼了,明天你带上两张一寸照,去把国家文物鉴定估价师的证办了!”

    我惊讶起来,“老师,我、我还没这个资格吧?”

    “我说你有,你就有!”

    “老师霸气!”

    他笑骂起来:“拍马屁!”

    “……”

    送老师到家后,我把装钱的袋子偷着放在了沙发后面,刚要走,就被老师喊住了。

    “小武啊,你怎么看那13卷文书?”他问我。

    我不由一怔,老师是什么意思?

    “老师,您的意思……”

    他示意我坐下,然后说:“你觉得,以造假者的文化程度、知识储备,如果没有原件儿,他能仿得出来?还有纸张,虽说是仿制的,但这个技术可不一般……”

    我呆愣在了那里。

    是呀,这还用老师提醒吗?

    一个潍坊乡下制作赝品的老头儿,可能都没上过几年学,他怎么能编写得出来宋代的文书?

    “或许……”我沉吟起来,“或许有照片,也可能有相同的赝品,在这个基础上临摹造假,也是有可能的……”

    老师点了点头,“是的,都有可能,什么时候有空了,可以查一查,看看这些东西都是从什么地方流出来的,去吧!”

    “好,那我就先走了……”

    回家的路上,我一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