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最终回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终回 (第1/3页)

第二日朝堂之上仍是风云变幻,皇帝下旨抄查贾、王二府,其中宁荣二府,男丁及年二十五之上的女眷全部入狱审问,年二十五之下,十三岁之上女眷全部没入官妓,仆从没入官奴,重新发卖。

    稍后太子选妃,北静王之妹水清温俭恭良,立为太子妃。忠顺王之女选入宫中,赐妃位。巡盐御史林如海之女林黛玉赐为北静王妃,原义忠王之女不淑无德,即刻革去王妃之衔,贬为平民。……

    黛玉听到这里,放下心来。只是今早传出查抄贾家一事,便有些心神不宁,贾母年事已高,不知此刻如何了。一时圣旨宣读完毕,众人谢恩,各自回屋收拾东西,回家待嫁。

    水清赶上来道:“林姐姐,好嫂子,我哥哥就交给你了。”

    黛玉亦笑道:“太子妃的懿旨,怎敢不遵?”嘴上虽这样说着,心里只恐有负所托。只安慰自己道:“我虽无法将一颗心交付与他,却仍可以为他打理庶务,照顾内院甚至……生儿育女,如此也可报答得了他几次三番相救之情了。”

    黛玉收拾完了自己的东西,不及回到林府,便直奔贾府。只见昔日门前热闹景象早已不复存在,一片萧条。几个官军站在门口,一打听才知道贾府人口早已发配完毕,不用发配的人也都一哄而散了,只剩一个老太君,年事已高,不曾带走。

    黛玉忙派人求情。过了没多久,西宁王世子竟走了出来,请黛玉入内相见。黛玉一步步行来,荣府里虽有些杂乱,倒不像想象中那么凄惨,至少没有被洗劫的痕迹,只是昔日的荣禧堂早已去了一众装饰,只剩下几个桌椅,也标好的记号。

    世子道:“连这几个桌椅也要一并收走,登记入库的。”

    黛玉问道:“义兄怎么在此?”世子道:“本来皇上派了忠顺王这抄家的差事,你也知道,忠顺王昔日因琪官之事和令表兄有些旧仇,北静王怕他公报私仇,让贾府众人再受些苦,因求了皇上让我来办这差事。我虽领了这事儿,严令他们不得粗鲁行事,可这帮官兵都是打杀惯了的人,哪里就轻手轻脚起来了?因此若有冒犯之处,还请妹妹多多包涵。”

    黛玉忙站起来道:“我还未谢过义兄手下留情,反倒叫义兄来赔罪,如何使得?”世子道:“不必谢我,倒是很该谢谢你未来夫君。”说完看着黛玉直笑,黛玉便红了脸不语。

    世子见她不好意思,便道:“我见老太君年事已高,又重病缠身,便不叫他们动人,如今看着这情形似乎很不好,你快瞧瞧去罢。”

    黛玉听说,忙急急赶往贾母正房。贾母房里空无一物,倒剩了那张雕花大床,显然是西宁世子不让人动。

    鸳鸯仍守在一旁,见了黛玉,眼泪直流,哭道:“林姑娘,这里兵荒马乱,你怎么来了?”

    贾母听到鸳鸯叫林姑娘,本已奄奄一息,这时倒睁开了眼,叫鸳鸯扶着坐起来。鸳鸯见状,知道是回光返照了,便忍着眼泪扶贾母坐起。

    黛玉坐在床沿上,给贾母拢着有些凌乱的白发,贾母拉着她的手,喘气道:“乖孩子,想不到我死前还能再见你一面。”黛玉忙帮着顺气,安慰道:“老太太快别说话了,省着些力气。我这就派人叫大夫去。”

    贾母忙阻道:“我已是不中用的人了,挣着这口气,就为了留几句话给你。”说完又歇了一歇,方说道:“咱们这里如今败成这副田地,你虽有心相救,恐怕也是救不回来了。别人我都不理论了,只有宝玉,你千万要帮我保住他。”黛玉忙点头。

    贾母仍怕她反悔似的,紧紧攥着黛玉的手,道:“我看那北静王水溶对你也算用心了,千万栓住他,要救宝玉只能靠他了。”黛玉此刻只有点头。贾母见得了黛玉的保证,心头一宽,便安心溘然而去。

    鸳鸯见贾母已去,便大声痛哭起来。门外官军听见哭声,知道贾母已去,便进来拉鸳鸯出去。黛玉欲要阻止,却也毫无办法,此乃皇命,谁能相抗?西宁世子听说贾母已去,忙进来安慰黛玉,又要帮忙料理后事黛玉忙谢绝了。

    黛玉自悲痛中镇定下来,想了想,老太太的丧事如今虽然只能从简,却不能马虎,只是要找个能干之人方可。想了想,便对阿侯道:“你去后头西廊下,把五嫂子她儿媳妇请来。”阿侯去了。过了一会,五嫂子扶着小红来了。黛玉忙道:“五嫂子怎么也来了?”

    那五嫂子道:“姑娘别客气。我们家芸儿今儿出门去为了他岳父岳母说情去了,我儿媳妇虽是个能干人,到底没经过丧事。我怕她料理不清,因此跟了来。”

    黛玉道:“如此便有劳五嫂子费心了。”又问小红:“林管家和林大娘怎么样了?”

    小红两眼红红道:“说是家奴都要没入官籍,重新发卖。也不知如今怎样一副情景。”黛玉道:“既然重新发卖,最多不过花几个银子,再把他们的奴契买回来罢了。银子我这里有,你们只管帮我办事。”小红听了,忙跪下磕头。

    黛玉又将林府中的管事请来,帮忙料理贾母后事。贾家宗族里见宁荣二府大势已去,多半便不肯来往。贾母丧事只冷冷清清过去了。

    黛玉又忙着打听贾府各人去处,贾赦贾政贾珍刑王二夫人等都已打入大牢,等候发落。唯有宝玉凤姐二人被关在狱神庙。宝钗袭人等一众姬妾早已被发卖,不知何处去寻。

    黛玉想,如今正是风口浪尖上的时候,自己人微言轻,帮不上忙,不如静观其变。

    此后陆陆续续有些消息传来,李纨是个寡妇,因此没有被发卖,带着贾兰这个幼子,自去过活了。贾环巧姐儿几个求上门去,李纨皆不收留。贾环因此要将巧姐儿卖了,好在刘姥姥及时救下了。贾环无法,只得去投赵姨娘的娘家。

    半个月之后,刑王二夫人和尤氏都被放了回来,凤姐因涉及其他案子,不曾被放回,邢夫人和尤氏回娘家居住,王夫人娘家早已被抄,只得依附李纨,李纨本不欲收留王夫人,奈何她是自己婆婆,只好收下,因此天天念叨多了一张吃饭的嘴。王夫人只好忍气吞声,每日做些针黹补贴家用。

    再过半个月,贾府男丁全部发配边疆,贾政等几个年纪稍长的,全都死在了路上。到了除夕这天的早上,传出消息说是凤姐和宝玉也被放了出来,黛玉忙派人去接,来人回来说,琏二奶奶今儿早上被冻死了,宝二爷倒是被放出来了,只是不知被谁接走了,也没有留个信。

    黛玉听说宝玉被人接走了,心中又是忧虑又是安慰,不知宝玉去了何处,只得派人慢慢打听了。

    转眼春暖花开,到了太子大婚这一天,北静王府热闹非凡,郡主这一天出阁嫁入皇家,要当太子妃了,王爷今日迎娶新王妃,真是双喜临门。

    黛玉这一天恍恍惚惚,一整天都在被人摆布。早起梳妆打扮,穿上吉服,然后水溶便来迎娶她,两人拜别了如海,黛玉便上了轿。心中想着昨儿父亲才刚赶到,今儿便要别离,心中着实伤感。

    接下来便是下轿拜堂,黛玉心里还只管想着这回水溶的腰倒是没折。直到掀了盖头,喝过了交杯酒,水溶出去敬酒,几个年老嬷嬷传授完男女之道,将她一人留在新房,她才开始紧张起来。

    黛玉心里翻来覆去想着,自己如今已是北静王妃,不管怎样都不能拒绝与丈夫同房,本来她也没有想过要拒绝。不管心里怎样想,都得履行北静王妃的职责,生儿育女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只是想要刚才嬷嬷传授的男女之道,她有些疑惑,为何男女相恋,就非得身体结合?当年司棋为了和她表弟私通,被逐出贾府,宝钗和宝玉当年未婚之时,也曾有过不明不白的时候,甚至西厢记里,张生和双文也只是几面之缘,便“软玉馨香抱满怀”起来,为何自己对宝玉便没有这等心思?这样想着,又想到一会儿要和水溶赤裸相对,便羞红了脸,紧张得手脚冰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