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 第 62 章 (第2/3页)
身上散发出的酒气。赵郢与他虽是父子,却有着天差万别,或许是征战沙场的确会给人一种杀伐之气,叫人实在是亲近不起来。
将薛鹂送回营帐后,赵统并未立刻离去,而是跟随她一同进了营帐。
“义父还有话要交代吗?”薛鹂转身问他,刻意强调了义父二字。
赵统微眯起眼打量薛鹂,忽地推了她一把,让她直接撞上了支撑营帐的梁柱。薛鹂磕到了后脑,尚未痛呼出声,赵统便欺身而上,将她的声音都堵了回去。
唇齿相贴,一冷一热,他的手臂更是如铜铁一般坚硬,任由薛鹂推搡也无法撼动分毫。
松开薛鹂后,赵统默默揩去唇上的血,薛鹂唇角亦是染了一抹猩红。
她胸口上下起伏着,强压下怒火,沉声道:“义父醉了,还是早些回去歇息的好。”
“鹂娘是否以为,一声义父便能灭了我的心思。”
薛鹂心中气恼,瞪了他一眼,说道:“我敬钧山王为英雄,相信大王并非是那恩将仇报,强人所难的无耻之徒。”
赵统的手臂仍箍着她,将她按在梁柱上无法动弹。“世家名门,皇亲贵胄,有几人是干净的,即便是家风严正的魏氏,亦有罔顾人伦的无耻之辈,你又何必将我想得太好。”
薛鹂怔愣了一下,缓了一缓,逼出眼泪,凄然道:“义父何必逼我,我与兄长早已是两情相悦,你做出这等事,岂不是置我于不义,要我往后如何自处”
赵统面色一沉,他松开薛鹂退后两步,语气重了几分,甚至有几分隐约的警告。“两情相悦你与他?”
薛鹂抽泣着低声道:“还请义父成全我们,莫要逼得父子离心”
赵统直勾勾地盯着她,目光锐利如刀,似是要将她切碎一般。薛鹂只敢低头垂泪,片刻后才听他缓缓道:“若我不成全呢?你觉得赵郢他会否为你与我反目?
J薛鹂紧攥着袖子,继续哭泣道:“鹂娘身份低微,自知是不配的,却也不愿见兄长伤心,为此与义父生出嫌隙。倘若义父执意如此,我愿引颈受戮,报答义父与兄长的恩情。”
她于赵统而言,始终是在淮阴落难时出手相助的良善女子,便是柔弱也要有一番傲骨,否则他便会因她卑劣的心性而心生鄙薄,待她也会更为轻慢。赵统显然被她的话动摇了,长久的沉默过后终究抬步走了出去,没有再强行逼迫她。
待他出了营帐,薛鹂已是一身冷汗。
她缓缓走到桌案前饮了口冷茶,看了眼营帐的入口处,仍觉得心有余悸。
赵统征战沙场多年,有的是雷霆手段,倘若当真是毫无野心的忠义之士,怎会因为夏侯氏相逼便生出谋逆之心,顷刻间便召集数十万兵马北上。只怕是在平乱时便做足了准备,恰好赵暨因平乱名正言顺筹备兵马,如今又给了他一个被逼无奈的名。
赵统作为臣子尚且不忠,又如何能为了些许恩情放过她。
薛鹂平复了心绪,仰躺在榻上望着帐顶。
好在他只有赵郢这么一个儿子翌日一早,大雪覆盖天地,薛鹂整夜难以阖眼,天未亮便起身了。
军中早早搭好了祭台,供上了三牲与粢盛,巫祝陈觉在天明之时已经开始祭神。除了祈福祥,求永贞,此次祭神,更是为了问吉凶,以求鬼神护佑赵统百战百捷。
陈觉是近年颇负盛名的巫祝,此次民乱与关东大旱据说他都曾提前预料,民间也传他医术高超救人无数。
他在祭台之上以舞降神,口中念念有词,祭台四周的将士们则始终缄默,无人敢出声打搅。
将士们跟随赵统出生入死,每个人都想求一份心安,倘若祭祀过后能请来鬼神护佑,也能让士气大振。
薛鹂只能站在远处瞧上几眼,只见远处的赵统同样肃穆而立。
祭神之礼持续了许久,将近正午之时陈觉才停下,而后又拿刀宰杀了捆好的公鸡与红鲤。
薛鹂被冻到麻木,早已无心去看祭礼,正侧耳听赵郢与她说话,却听到人群中传来窃窃私语,踮脚想去看发生了何事。赵郢索性将她抱起来,让她坐在自己肩上。
薛鹂扶稳后,此时再去眺望,正好见到陈觉高举手臂,掌中握有一块碧色玉石。
玉石上沾染的鱼血还在往下滴落,他跪在祭台之上,双手托起那块碧玉,高声呼喊:“齐室已死,豫王当兴。吴女得子,天下太平!"
呼喊声响彻无比,口中所言更是振聋发睛。
红鲤腹中藏有玉石,赫然便是神灵给予的指引。
赵统驻守豫州,素来有豫王之称,此话已是料定他将取代齐国正统皇帝,立下不世之功。
军中哗然一片,除却振奋人心的前一句,后一句更让人心中疑惑,纷纷猜测吴女是何意。
托着薛鹂的赵郢却身子一僵,忙将薛鹂放下,惊愕道:“真是奇了,这陈觉竟有几分能耐,能请来祥瑞他后半句是何意义,什么吴女?“
赵郢显然将薛鹂祖籍都忘了,她没好气地扭过头,不耐道:“没听清。”
而赵统已然上前,恭敬道:“请先生明示。”
陈觉立于风雪中,僵立的身躯像一根枯朽的干柴。他将手中的碧玉献上,嗓音嘶哑道:“吴地有一女,既为祸水,亦是福瑞,吴女腹中之子,乃是中央大星,天之大将也,可承大业,兴天下。”
赵统面色严肃,薄唇紧抿成出一个冷冽的弧度,他接过玉石端详,上方果真篆刻着四列小字。
“先生是指,我军大功定成?
J“此乃神祝,大王乃是天命所归。”
赵统恭敬行下一礼后,才转身面向将士,而后不等他开口,军中将士齐声高呼:“齐室已死,豫王当兴。吴女得子,天下太平!"
新年第一日,祭神请来了祥瑞,将士们身心振奋,齐齐高呼声振林木。
而后众人又纷纷议论起吴女是谁,直到赵统大步走向薛鹂,而赵郢一把拉过薛鹂挡在身后,警惕道:“阿爹这是做什么?
JJ陈觉此时也注意到了躲在赵郢身后的女子,他一步步走下祭台,朝着他们走近。
薛鹂面露惶恐,问道:“义父这是何意?
y赵统面色冷凝着,扫了她一眼,而后回头问陈觉:“先生,我营中正好有一位吴女,她曾令名士魏兰璋与梁乐安反目,这寓言所指之人”
薛鹂恼怒道:“休要听那妖人蛊惑,什么祸水,分明是他妖言惑众”
“住口”,赵统冷声呵斥。“此乃天降祥瑞,不得胡言。”
陈觉睨了她一眼,绕着她走了一圈,而后才开口道:“祸水还是福瑞,全凭大王的意思。”
赵郢沉默已久,终于忍不住出声质问道:“我与鹂娘早已心意相通,倘若她腹中之子能继大业兴天下,我身为世子又算什么?”
此话一出,听者又是一阵唏嘘。
陈觉笑道:“寓言中并未点明是何人之子,世子又何必动怒。”
赵郢面色一怔,而后恍然大悟,犹如从深渊又回到了云端,惊喜道:“先生所言极是,我的子嗣自然也算继承大业”
赵统沉思片刻,点头道:“多谢先生指点。”
赵郢心中狂喜,扭头去看薛鹂,却被她甩开,斥声道:“一介妖人故弄玄虚,休想以鬼神之说定下我的终身大事!”
赵统皱起眉,拽住薛鹂的胳膊,说道:“风雪太大,送薛娘子先回去歇息。”
而后众目睽睽之下,两个侍卫上前不由分说带走了薛鹂,一路将她送回了营帐。
等回到营帐后,薛鹂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