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7 番外二(下) (第2/3页)
避免拥挤,国博每日都会限制人流量。
“哇塞。”身边传来一阵吸气声。
李长安怀念看着挂在诗人分厅大厅内的这幅一米五长、一米高的巨幅画卷。
“这幅是诗佛王维亲手所话的李杜相遇图,根据传下来的资料记载,李白杜甫于洛阳第一次相遇的时候当时还是公主的寿安帝、帝师沈初和诗佛王维也在,寿安帝和帝师拜托王维画了一副李杜相遇图,后来寿安帝登基之后,王维又画了一副加大版画卷献给了寿安帝。”
老师站在展览台便娓娓道来,“可惜原版小图没有流传下来,流传下来的唯有这幅寿安帝生前捐献给大唐博物馆的巨幅画卷。不过有此画卷,也足以让我们能于诗佛笔下一窥当年诗仙诗圣的风采了。"
而后老师带着众人在各个分厅内绕了一圈,最后从李冶厅绕回了主厅。
“.
李冶字季兰,是寿安朝第一位状元,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状元,最后接替了帝师沈初身上的礼部尚书一职,她生性豪迈不拘小节”
老师拧开保温杯喝了一口温水,不停说了将近两个小时,老师也有些口干舌燥。
可即便是如此也只是粗略讲解了一小部分寿安帝的珍藏藏品。
书法、绘画、舞蹈、音律,老师长叹一口气,又暗自庆幸幸亏只是参观寿安帝私藏展没去寿安陵,寿安陵里人才多呢,名臣武将文人墨客亲朋好友,但凡愿意跟寿安帝葬在一起的好友臣子,寿安帝都在陵墓里给他们留了位置“今天估计看不完了,不过咱们买的是双日联票,明天还可以接着来参观。”老师思索片刻,“下一个去手工厅吧,这个厅最有意思。”
“哇,我做过攻略,攻略说手工厅里面都是29宝亲朋好友亲手做的礼物!”李长安听到了身边女生压抑不住的惊呼声。
进入厅内,迎面而来的就是一幅幅画作,其中中间那副《帝后图》最为显眼。
“这是萧皇后亲笔所画。”老师笑盈盈道,“萧后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正式男皇后,和寿安帝十分恩爱,同时他也是大唐图书馆第一任馆长。”
“后面这些画也都是萧后亲笔所绘,寿安帝与其诸位老师,寿安帝与锦相,寿安帝与李白不过萧后似乎别有心机。”
老师指着一幅幅画道:“你们仔细看这些画的构图和光影明暗,是不是第一眼看去注意力都在寿安帝身上?这就是萧后的‘巧思’了。"
人群中的李长安嘴角也不禁扬了扬,她皇后给她画像的时候手动加点滤镜很正常,吾夫之美我者,私我也嘛。
“还有这架古琴,是大唐第一美人杨玉环亲手所制,在寿安帝二十八岁生辰时候用此琴为寿安帝奏曲贺寿。”老师指着一架被保存在真空玻璃罩中的古琴道。
“杨玉环曾是寿王妃,后被玄宗抢入宫中,好在她和寿安帝交好,寿安帝登基之后便将她放出了宫。此后杨玉环便四处游历,还曾坐船抵达过北唐洲,写下了历史上第一本北唐洲游记。”
有学生羡慕道:“周围都是美人,寿安帝平时得多快乐啊。”
“羡慕这个还不如羡慕寿安帝左拥诗仙右抱诗圣谁能不喜欢李杜!”老师轻咳一声,带着学生往下一个展品处去。
“这是寿安二十年寿安朝将领们联名向寿安帝赠送的舆图,此时的大唐已经把我们如今所在的中唐洲全部打下来了,正在往西推进。”
老师补充有趣野史:“据说李唐皇室祖传喜欢看敌国君主跳舞,所以每次寿安朝将领出征打下一国之后都会把其国君带回长安为寿安帝献舞。”
李长安眼神飘忽。
这还真不是野史,甚至比李白那首所谓怀古伤今的诗真实度更高。
主要是樊宁喜欢给她抓敌国君主来跳舞,随着樊宁官职越来越高,整个军中就都掀起了给她抓敌国君主跳舞的风气。
李长安看多了也就习惯了,也就懒得纠正了。
众人又走到一处微缩模型前。
“哇,那时候就有微缩模型了吗?”
一座两个巴掌大小的漏风小茅屋被众人团团围住。
《见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你们都会背了吗?这可是考试重点。”在老师视线下人群中有几人悄悄往后靠了靠。
“这座小茅屋是杜甫亲手搭建,杜甫时任御史中丞,一次雪灾之后巡查受灾县,看到百姓住在茅屋之后有所感而作《见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