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 秦镇点火 (第2/3页)
他,就像当年皇兄对我那般。若是皇兄没定储君,我就会替皇兄管着万晋的江山,不叫外人得逞”
过了良久,皇后黯然道:“郑广在朝中势力非同小可,皇上驾崩之事瞒不了几日,你还是早做准备皇上没留遗诏,遗言也只说与我一人,郑广要是一力扶持昱儿,朝中定会有不少追随者。”
五爷做了两件事,一是把旗手卫、金吾卫、羽林卫等守卫皇城的二十四亲卫握在自己手里,其二就是传信给五城兵马司蒋淮,令他接管京都内城九大城门。
只是,顺义伯没少在皇宫安插人手,亲卫的变动很快就传到了顺义伯耳朵里。顺义伯怀疑皇上已经驾崩,暗中已做了准备。
郑夫人之所以进宫,一来是打探消息,问问贵妃皇上的情况;二来也是给人假象,不愿打草惊蛇。©到了申时郑夫人还没回府,顺义伯立刻以“诛楚瑭、清君侧”的名义召集士兵围住了皇宫。
意指皇上极可能被五爷挟制,要救皇上于危难之中。
宫里的人出不去,外面的人进不来,两方人马就这么僵持着。
顺义伯胜券在握,毕竟自己占着主动,粮草非常充分,而皇宫,一应供给都是有数的,最多半个月就会坐吃山空,坐以待毙。
这期间,只要保证京外的兵马不来淌浑水就行。
顺义伯相信,皇宫被围得密不透风,连只苍蝇都飞不进去,五爷要想传信,比登天还难。
顺义伯在金水河边设了帅帐,白天黑夜都在帐里指挥。
故此,秦镇火烧顺义伯府时,顺义伯并不在府里。
当然,顺义伯府里的人没怎么伤亡,就是财物损失了大半。
顺义伯不在乎钱财,等过上半个月,整个天下都是他们郑家的,还愁没钱财?
顺义伯也不在乎人,反里就是些小妾跟庶子女,就是死光了,以后他登基为皇,还能再生。
顺义伯在乎的是脸面,自己在前方作战,后方的老窝被人端了,简直是奇耻大辱。
顺义伯在侍卫的前呼后拥下回到家中,寻到负责守卫的头目,劈头盖脸地骂道:“二三百人连个府邸都看不住,饭都白吃了?到底是什么人干的?
刀头目心里委屈,起先莫名其妙地飞来火箭,损失了十余个士兵,他立刻派人四下察看去了,谁能想到府里会起火。府里还有好几百小厮护院,就是起火也应该是他们的责任,谁让他们不及时灭火。
不过,十几处同时起火,怎么灭也来不及,而且火势最旺的地方在内院。小厮也不能随随便便就跑进内院。
头目原本就是顺义伯的部下,素知他的脾性,不敢反驳,直等顺义伯骂完了,才道:“起火是火箭引起的,卑职将四周射程之内的地方都巡察了一遍,没发现可疑人等。不过,由箭矢的标记来看,应是五军营的人干的。”
驻扎在京郊的五军营约莫十四万人,分三十六卫,一个卫有四个千户所,单是千户就有一百多人,百户多以千计,真要挨个查,要查到几时?
而且,万一排查过程中得罪了那些两不相帮的将领,岂不是因小失大?
顺义伯只得吃了这个哑巴亏,急匆匆地又赶回帅帐。
顺义伯回家这个空档,秦镇又去了皇宫附近溜达。不过没靠近,就隔着远远的,打量着密密麻麻的营帐。
营帐周围竖着大旗,北风吹着旗帜呼啦啦地飘,上面的“周、吴、郑、王”等黑字看得清清楚楚。
到了夜晚,秦镇照例带着张三顺与李大壮,奔波在各个将领的府邸之间。
将领的府邸不比顺义伯府有里三层外三层的士兵把守,加上秦镇已经有了经验,放起火来要容易得多。
一晚上,差不多能烧三、四家。
包围皇宫的众将领心里直犯嘀咕,已经烧了的忧心家中老少衣食没有着落,还没烧的惦记着什么时候轮到自己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