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42 意外之客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42 意外之客 (第1/3页)

    护国寺是京都最负盛名的寺院,座落在发祥坊棉花胡同西面。每年中元节,护国寺的主持弘因方丈都要举行盛大的法会,以超度亡灵和宣扬佛法。

    周遭十里八乡的善男信女都会慕名前来听佛法,一些头脑灵活的游商摊贩见有商机可乘,纷纷占据有利地形兜售自己的货品,久而久之,就在护国寺附近形成了一个规模颇大的庙会。

    秦家老夫人笃信佛祖,每年都早早地赶到护国寺听经。

    秦镇安顿好祖母无事可干就到庙会上闲逛。彼时的他风华正茂,穿玉带白的直缀,簪碧玉簪,手中执绢面檀香扇,腰间缀羊脂玉玉佩,往街上一站,便有不少小娘子若有意若无意地瞟过来。

    在各摊位间转了一圈,秦镇看中一只节节高升的扇坠,正把玩,大街上突然有人发生争执,一位女子被冲撞得连连后退,恰倒在他脚前。

    人群如潮水般涌过来,眼看就要踏在女子身上,秦镇伸手拉起了她,微侧身,将她护在身前。

    女子年方二八,瓜子脸,杏仁眼,穿件腰身紧收的短衫,羞答答地歪头看他,“多谢公子援手。”眼波如秋水横生,声音若黄莺出谷。

    被年轻女子仰慕,秦镇颇有些暗喜与得意,因见女子掌心擦在地上划出数道血痕,便慷慨地把自己的棉帕借给了她。

    第二日,女子的娘带了两人拿着帕子找上门,说秦镇救命之恩无以为报,她女儿媚娘愿以身相许,作牛作马。

    旁边两人一唱一和地说,秦镇如何扶起媚娘,如何把媚娘拥在怀里,又如何给媚娘包扎伤口。

    大街上许多人亲眼目睹此事,都夸秦镇人才周正品行端方,说媚娘有福气。

    清平侯听得脸色发青,拍着桌子要将人赶出去。

    老夫人出自真定杨家,杨家闺女是出了名的贤惠与规矩。老夫人是卫国公的幺女,深受卫国公宠爱,在教导规矩上更是尽职尽责,分毫不差。

    听说秦镇已搂过腰拉过手,老夫人不顾儿子反对,搬出数十条规矩,死逼着秦镇对媚娘负责。

    秦镇对“情”一字尚未开窍,想到女方家世还算清白,媚娘又生得娇媚动人,头脑一热应允了亲事。

    成亲那日,喝过合卺酒,两人上炕行周公之礼,秦镇覆上她的身,刚探清位置,尚未深入,媚娘大声嚷着腹痛,身下有血汩汩地流出。

    秦镇吓得半死,以为是自己动作太过粗鲁,愧疚不已。

    太医说,媚娘已有孕两个月,胎儿尚未坐稳,受到刺激,所以落了胎。

    为了行事方便缓解疼痛,合卺酒里往往会加少许助兴之物。

    就是这助兴的东西要了媚娘的命。

    秦镇冷冷地站在新房中央,看着血一点点将被褥濡湿,看着媚娘一点点没了气息。

    公候人家发生这种事,说出去,便是丑闻。

    老夫人给太医封了一百两银子的封口费。

    媚娘的娘不承认自家女儿失贞,认定是秦镇用力过猛才使女儿殒命,哭着闹着要求赔偿。

    秦家拿出太医写的字据,媚娘的娘又说是秦家权大势大,花银子买通太医作假,污蔑媚娘清白。

    秦家不肯出银子,媚娘的家人怀恨在心,不知从何处打探出秦镇前两次定亲之事,散布了秦镇克妻的谣言。

    秦镇经过此事,性情变了许多,宁可到青楼楚馆喝花酒,也不愿与良家女子搭讪。毕竟,伶人也好,艺妓也罢,都是明码标价地为了银子,而有些所谓的良家女,谁又知道她们的意图呢?

    ————

    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