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86 她不下堂!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86 她不下堂! (第2/3页)

手上,“我舍不得!”

    怕她哭伤了身子,温夫人忙轻言安抚:“其实不改嫁也不是不好!”

    她说:“一则,经此一事,家里不如以往;二则,改嫁虽不罕见,可大多再嫁都不如初婚;三则我恐怕也不好与你父亲强着来了。你父亲给你选的人家,我不放心。”

    “你看你父亲最疼三丫头,她的丈夫是怎么样?”她叹道,“你若再嫁,应也是差不多的人。”

    老爷上哪去寻文臣联姻?只有勋贵、武将。

    可惜当年推拒了舅母说的文霄,更不能再提亲事。不然,把明达嫁去张家也好。

    不过,若纪明遥真成了张家媳妇,张家没分家,一家姐妹,怎好都嫁一家兄弟,明达还是不能嫁。

    如此一想,温夫人也就不遗憾了。

    纪明达缩在母亲怀里抽噎。

    三妹夫柴敏,她见过。虽是英武男子,可样貌离温从阳还差了些,更别说与崔珏相比。柴家门第不算低,但家中人口繁杂,他又只是第三子,上有两对兄嫂,嫂子们的出身还不如孟淑人,学识浅薄,礼仪荒疏,言行叫她难以尊敬。至于男子好色,倒是小节。只要姬妾都和李如蕙一样安分,她可以不在意。

    只看现在,柴敏本人是比温从阳更有能为,已在禁军任实职。

    只是,嫁去这样的人家,真就比继续和温从阳过更好吗?

    温从阳已被她教得有些长进,假以时日,必能与梦中一样立功封将!

    舅舅只是削爵夺官,她便要舍了外祖母、舍了舅舅、舍了孩子,和离改嫁,她还怎么再见长辈们?

    她舍不得这个孩子!

    温夫人注视着女儿的神色。

    见女儿逐渐坚定,她才从袖中拿出休书,叹说:“既你不愿和离,等理国府解了监禁,我就告诉从阳和你婆婆,说你不走。”

    “这是什么?”纪明达一把拿在手里,不敢置信,“休书??!"

    “是他们不愿连累了你,所以想放你自由,让你能随心改嫁。”温夫人忙说。

    纪明达一目十行看完了休书。

    “哈!”她笑出一声。

    这算什么意思?

    温从阳有情有义、不忍连累发妻,她纪明达贪慕虚荣嫌贫爱富、只能同甘不能共苦,一朝有难就要先飞吗!

    温从阳,想休了她???

    他怎么能想他怎么敢!!

    “我不和离,更不下堂!”纪明达坚决道,“求娘现在就去告诉他们,这休书我不认!”

    温夫人正是怕女儿被休书一激,违心不肯和离,才最后给她看!

    见女儿果然动了大气,她忙叫她注意着孩子,又忙说:“这休书出来容易,我要送信进去就难了。

    等我去和你父亲商议,看能不能带个口信。”

    待她终于躺好歇息,温夫人才向书房来找安国公。

    路上,她自己也松了口气。

    把女儿嫁回娘家,娘家一有难,就又把女儿接回来改嫁,她这辈子,还指望再见娘和哥哥嫂子吗?

    哥哥有此一难终究是因她被姚氏逼迫,不得不向外买人的缘故!

    只恨老爷宠妾灭妻,纵得姚氏太过张狂!

    可恨明遥!养她十二年,却只记得一个姨娘,把与她的情分全抛在一旁,对温家下这么重的手!

    她心里有怨,便不能先来问、先来说吗?非要直接告到御前,竟不留一点转圜的余地!

    温夫人没有擦去眼角的泪,就红着眼圈见到了安国公。

    “从阳送了休书来,但明达死也不愿另嫁。”她哭着说,“我虽心疼孩子,可也想到咱们府上:亲家一出事,就接孩子回来改嫁,外人又该怎么议论老爷和我?也只好随她去了!"

    “何况,明达怀了身孕,过年这几天,京里也有大半知道了。”她又说,“不要孩子改嫁,更不好听,让人说嘴。若叫她生了再和离,她舍不得孩子,也更难找人家。”

    她泪眼问:“老爷说呢?”

    她来之前,安国公正想到,温家已全然无用,白可惜了一个女儿,不如叫她和离另嫁,至少还能再有一个如柴家一样的亲家。

    可太太所言,虽有私心,却句句都在理上。

    名声是要紧。

    今日早朝,独他没给女儿求情,已无可更改。既如此,不如叫人只看他纪家女儿有情有义,对夫家不离不弃,方能挽回些许。

    他便叹道:“只要夫人舍得,这也罢了。左右少不了她的吃穿用度,倒也不太吃苦。”

    温夫人哽咽应是。

    待她回去安排,安国公又沉了面色。

    禁足一年。

    这一年不得出入,连家人也不得出入,只有仆从能外出采买,几个心腹又全被下了狱,他是什么都做不得了。

    就等这一年再看!

    一年时间,还能翻了这天!

    即便立下太子,尚未登基,便还没成定局!

    纪明遥在邹太医家用过午饭方回。

    崔珏到家已有半个时辰。

    虽然提前让人说过,她会晚回,不必等,但看到在车外的崔珏,她仍先问:“你吃了饭没有?”

    “吃了。”崔珏笑。

    “大哥叮嘱我,让你不必过去相谢。”他抱夫人下车已成习惯,“他要陪嫂子。”

    他又笑:“我看,他是要和嫂子和孩子们好生说一说他朝上的威风。”

    “那我就真不去了!”纪明遥也笑,问,“明天再去?”

    赶在元宵节前,把大事都坐定了。

    哇!

    就看节后,皇帝到底会如何发落温息了!

    “明天再去,我与夫人同去。”崔珏跨入家门。

    待夫人午睡起身,他方道:“沈家两位想见你。”

    “那就见,让他们来。”纪明遥对花影说,“家常装扮即可。”

    沈家两人来至,崔珏便避到东侧书房,并不相见。

    “淑人,”沈相清开门见山,“我和三弟想从此留在京里,不回扬州,也不去大同了,不知是否合适。”

    “想留就留,想走就走,这是你们的自由,不须禀报我。”纪明遥只说,“但即便留在京里,也不必与我往来。逢年过节,更不必走礼上门。我不收,也不见。”

    沈老三抬头。

    纪明遥:“想祭拜她,就自己立个牌位,不用见我。”

    娘的尸身棺椁还在安国公府祖茔。她也只是虚设灵位而已。

    沈老三又低下头。

    沈相清点头应是。

    “什么时候走?”纪明遥便问,“我着人把你们的货物、细软归置回去。放心,不少一样。”

    “若淑人不嫌麻烦就在今天吧。”沈相清垂首说。

    “好。”纪明遥示意,“青霜。”

    青霜便忙上前,笑道:“两位跟我来吧,听我安排。”

    “等等。”纪明遥叫住他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