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77 事到临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77 事到临头 (第3/3页)

母亲和嫂子也赏我一口饭,我还饿着呢!”

    张老夫人大喜!

    她撒开女儿,忙搂住孙媳妇,一叠声地问:“真有了?一个月两个月?你前些日子奔波,可别伤了身子!”

    “我都好,请老太太先放心!”纪明达满面红晕,一一应答。

    何夫人也忙凑过来,听媳妇说她身子如何。

    亲孙子要来,她就暂把上午那些不喜欢都忘了。

    温从阳跟在所有人最后。

    祖母、母亲、姑母和纪明达都眉开眼笑,说笑不断。连妹妹也高兴。他也应景挂着笑,回应姑母的关切眼神。

    但他心里并没有任何将做父亲的喜悦。

    他只觉得放松。

    至少有一年,他不必再每月按日期去和纪明达行房事了。

    希望这是个男孩。

    想必纪明达有了儿子之后,就再也不需要他去碰她。

    好啊!

    是好事!!

    温从阳正要真心笑出来,却突地想起了他的第一个孩子。

    他和如蕙姐姐的孩子。

    那个孩子,还不到四个月,没见天日,就被一碗药送离了人世。

    他才走了不到一年,仅仅九个月而已。

    旁人就算了,他做父亲的,怎么能这就为新来了一个孩子而高兴?

    温从阳低下头,没叫任何人看见,他眼中一闪而过的阴霾。

    十月十一日。

    得封淑人的第二天,纪明遥恢复了上午理事。

    她的活干完了,崔珏还有正经差事。看他每天五更起床去衙门,下午到家还没歇一刻,就继续管家事,一直忙到晚饭前甚至睡前即便他从不见疲色,她也不太忍心。

    再是天生精力充沛,人也不是铁打的。

    她尽量上午办完家事,等他下午回来,还能一起做点别的!

    比如练字,习武什么的。

    不包括“爱”。

    因为,崔珏,白天,不行。

    哼哼。

    不久,孟安然有孕近八个月,身体沉重。

    而崔瑜今年新升了都察院左都御史,要督察百官、闻风参奏,年关将至,还要与刑部、大理寺一同复核刑名、进行会审,比往年都忙碌许多,竟无空闲再相帮妻子办理家事。

    他便来至阿珏书房,求上弟妹:“好歹替我和你嫂子连年事一起管上三四个月,等你嫂子出了月子,我们再一齐谢你!”

    “谢就不必了,我明日便过去帮嫂子理事!”纪明遥忙说,“也不是我事到面前才说好听的话,实是前几日我就在想:嫂子越发要小心养身,不能劳累,或许要人相助,只是又怕大哥和嫂子不便,所以我没提起。既大哥亲口来说,便请只管放心就是!”

    崔瑜总算放下了心!

    看阿珏没反对,他便又忙笑道:“这是弟妹在家过的第一个年,想必有许多事不合你从前的习惯。

    一应所有事,若两家有不同,请弟妹只管按自己的办,你说怎样好,就是怎样,不必有顾虑。我与你嫂子两个只等吃年夜饭的闲人,必然没有一句多余的废话!”

    纪明遥就笑:“大哥、嫂子和二爷过了这么多的年,怎好只因我一个人改?况且大哥方才也说,今年是我在家的第一个年,我自然要过崔家的年了。便有什么事我真不通,我还不会问么?”

    “都依弟妹、都依弟妹!”崔瑜心中万分熨帖。

    又交代了些“下人不听话只管罚,不必看谁的情面”等话,他便忙回去陪夫人。

    崔珏便也替自己的夫人裹好斗篷,携她回房。

    “明日起,夫人去正院,这里的事,就留待我回家再办。”迎着北风,他垂首对夫人说。

    “那也不用!”纪明遥笑,“咱们的事少,让他们去正院回话,我顺便就办了。等你到家,和我一起清闲不好吗?”

    “是好。”崔珏说,“可我不愿让夫人为新年太过劳累。”

    他道:“我应过夫人,不会让你劳累,一起去看元宵花灯。”

    虽然还有两个多月才到元宵,眼前只有冬日的青与白,可花灯已经在纪明遥心里亮了起来。

    “那”她跳到崔珏身前,倒退着向后走,“今年你我与旁人的走礼,全交给你,怎么样?正好我和你的同僚朋友还都不算太熟!”

    你和我。

    你我。

    他们两人的家事,两人的新年。

    崔珏停下脚步,稳稳扶住纪明遥。

    他笑:“好。”

    忙碌两房年事之余,纪明遥抽空理清了自己身边可以托付机密重任的人。

    全是她的陪房。若出现在理国公府管家面前,就算再加以伪装,也有很大可能会被发现是她的人。

    这也没办法。她毕竟才成婚半年,得到皇后信重更才不到两个月,根基尚浅。

    看向窗外小雪,纪明遥手指点了点人口名册。

    她是还有很长的人生,似乎有足够多的时间,可以谨慎择选、培养新人。可十几年前的人证、物证,还能等她多久?

    若想探知真正的真相,她其实没有多少时间了。

    拖得越久,往事就越模糊,直到再也不能被清晰看见。

    纪明遥合上了人口名册。

    如果年后还没有办法,就去求宝庆姐姐吧。

    几场大雪后,天已入寒冬。

    @离新年只剩不到十日,家家户户都备齐了年货,只待除夕。手里有余钱的人家已经开始请客吃酒,放小孩子肆意玩耍,街上的年味越来越浓了。

    城南一处小巷,不算宽敞的一处小院前,沈相清推开院门,大步走到屋里。

    “定了!”他找到正分货物的三弟,“正月初十,咱们请顾六吃酒”他压低声音,只在三弟耳边说,“你备上好酒,别的不用管,也不许露面,只快去把路引办好,别怕花钱!”

    来京半年,竭力奉承,终于和当年买人的管事熟络起来,能一起放开了吃酒。

    正月初十,又正是新年将过,元宵将来,人忙了一整个年节,最疲乏、放松的日子。把顾六灌醉,或许就能问到大姐姐在哪!

    但理国公府势大。若他套话时露出马脚,他折在这里,死就死了,老三和伙计们却本不应死。

    经过大半年历练,沈老三沉稳了许多。大事将要临头,他虽慌,也没乱了手脚,只忙说:“掌柜的在家坐一会,我这就去衙门!”

    沈相清又与他对过一遍路引怎么写,怎么和衙门说。

    沈老三拿上银子就出门。

    沈相清坐在了货物堆里。

    他双手扶住额头,把脸越埋越低。

    事到临头,他竟然开始犹豫。

    他是快知道大姐姐的消息了,然后呢?

    真叫理国公府察觉他是沈家人,他竟然不顾警告,又找回了京里,姐姐还在人家手里,会怎么样?

    他会不会害了姐姐?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