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30 东窗事发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30 东窗事发 (第3/3页)

    谁叫你暗藏祸心,引诱主子坏事?!”

    “老太太!”温从阳要为如蕙姐姐喊冤是他要的如蕙姐姐!

    可何夫人怎敢让他再多说!

    她忙捂住儿子的嘴,在他耳边骂道:“你还不知足,真是想让你老子来吗!!”

    老太太虽然骂得狠,但必然会留情面!

    母亲掌下,温从阳发出一声呜咽。

    “不念在你服侍多年,你奶奶又说要赏你的功劳,我早打发了你!”张老夫人骂完便说,“只有最没规矩的人家才会在成婚前弄出庶子,这事传出去,整个理国公府的脸都丢尽了,将来家里姑娘都不好说亲!”

    这话是说给何夫人听的。

    何夫人也听了进去,忙更用力捂儿子。

    温从阳挣扎的动作也变轻了。

    李如蕙心里只剩绝望。

    “看在你大爷大奶奶的份上,让你自己选,”张老夫人放下拐杖,沉沉盯着她,“一、打了孩子,再厚厚赏你一笔嫁妆,我亲自给你远远地找个京外的好人家,你做正头夫妻、当人家的大奶奶去。”

    “第二,”她说,“打了孩子,你人留下,接着服侍,可这名分”

    她又看一眼外孙女。

    这回,纪明达向前一步,扶住了外祖母。

    她说:“如蕙毕竟伺候了这么多年,若愿意留下,请老太太和太太赏她一个名分吧。”

    “好,好”张老夫人终于感到些许欣慰。

    温从阳也向她看去。

    他们一个干净端庄地站着,一个狼狈跪在地上。纪明达向他看了过来,她晨起还充盈着温柔和羞赧的双眼早已一片冰冷,温从阳看得出来,那是对他的不屑、可怜与鄙夷。

    温从阳心中瞬时恨意涌动。

    不是她要嫁他,害他娶不成遥妹妹,他怎么会轻易与如蕙姐姐有了孩子?

    现下这个孩子要留不住,是她,是她,是她!!她手上便没沾一滴血?!!

    一碗药下肚,李如蕙腹中的孩子当晚就化作了血。

    理国伯终究还是知道了这件事。

    他把温从阳叫过去,怒骂他丧门祸家:“这府里几十年没有过姬妾庶出,你娘是怎么教你的来!你却好,成婚之前就如此胡作非为!若有一点连累了家中,倒不如我先把你打死,也免得将来遭人耻笑!”

    但正是一年前那场混乱,才促成了今日的丑事,理国伯到底没再动一次手。

    他只让儿子去祠堂罚跪,想清楚了再出来。

    何夫人对丈夫求情:“明日就回门了,总不好叫他还被抬去岳家!”

    理国伯冷笑道:“他为了一个丫头把头磕破,也没想着体面回门,何必管他!”

    何夫人求道:“老爷就看在外甥女的份上”

    她不提还罢,一提起明达,理国伯更加恼怒,质问道:“你也知道那是外甥女!怎么还让他和丫头弄出孩子??!”

    何夫人答不了这话。

    若在从前,从阳哪有事能瞒住?连和二姑娘见面说了什么都能一句不差告诉她!

    能和老爷说,是孩子和他们离了心,有这么大的事,竟然一个字也没漏出来吗?

    最后,是纪明达过来劝和。

    她说:“是我和大爷不孝顺,用些许小事害得老太太都累病了。回门有三朝便回的,也有一月才回的,不如我们先服侍老太太病愈,待一月再回吧。那时大爷身上应也都好全了。"

    理国伯红了眼眶,感叹道:“是家里委屈你了。这才成婚一天”

    “老爷太太和老太太都是一心疼我们,为我们好,我们不委屈。”纪明达说。

    儿媳还是一如平常端方识大体。

    但何夫人心里,却竟有一瞬,有些不喜欢她这副模样了。

    女儿回门前,温夫人先回到娘家看望母亲。

    张老夫人自是又骂一回孙子不懂事,说明达受了委屈。

    温夫人自然不能责怪病中的母亲,也未对嫂子口出怨言,甚至,她没有当面说女婿一句不是。

    她只和女儿来到新房内,问:“那丫头打发了吗?”

    “没有,”纪明达平静地说,“我让她出了小月子再回话,不急,先养身体吧。”

    “这倒也好。”温夫人说,“好歹她为你丈夫废了一只手,不必催逼太紧。”

    “嗯。”纪明达应声,“她老子娘都劝她出去,但大爷舍不得她,总去看她,哭着求她留下,我看她也竟不想走了。留就留吧,省得他总以为是我容不下人,也能堵旁人的嘴。”

    将来再有什么,婆婆就更不能说她不贤惠了。

    才几天不见,女儿好像一下就懂事了不少,面上却竟没有一点新婚的喜气,温夫人越看越心疼,

    忍不住背过身擦泪。

    怎么从阳竟是这般行事?

    她究竟是把女儿嫁回了什么地方?

    “娘娘?”纪明达搂住母亲的胳膊,想哄她笑一笑,“我挺好的,娘,我真的挺好的。”

    孩子已经打掉了,不论婆婆,起码外祖母和舅舅还是真心疼她的。舅舅也让温从阳给她跪下赔了不是虽然她避开了,没真受这个礼。那丫鬟见了她连大声说话都不敢,满口都是“大奶奶仁德”,

    满府里再没有一个下人敢对她不敬,她的贤惠名声也立稳了,还有什么不好?

    连二妹妹都能让温从阳成材立功,她必然也能。

    一切都会更好的。

    温夫人转回身,看见女儿的笑,却越发心酸。

    虽然没对母亲和兄嫂发火,但她心里着实气急了娘家。又见女儿这样,她更悔上心头,不由说:

    “若你后悔了一”

    “我不后悔!”纪明达立刻就说。

    “娘,我不后悔。”她站了起来,坚决地说,“我不后悔。”

    一个月后,纪明达回门。

    离纪明遥的婚期还有一个月零一天。

    但为了减少与温从阳碰面,更为自己省事,纪明遥决定,从今日开始,就是她婚前闭门不出、安静待嫁的日子了。

    可惜,只安静到下午。

    纪明达和温从阳才走不久,纪明德就拽着四妹妹来“看望”她。

    四妹妹一脸不耐烦和抱歉,纪明遥当然不怪她。

    人都来了,暂且不好只撵一个。

    纪明遥便请两个妹妹坐,让上茶摆点心,请她们吃,然后,她就不说话了。

    有屁快点放,没屁就走人。

    纪明德进来时就扫了一圈屋里,没发现多什么东西。

    她既不敢问二姐夫送过二姐姐什么,也找不到起这话的话头,只好只说今朝回门的大姐姐:“听说温表哥大姐夫——还是把那丫头留下了,过几日就摆酒封姨娘,以前可真想不到他竟是这样的人。”

    这话没人明说,可就是人人都知道了。

    纪明遥当然也听说了李如蕙怀孕又落胎的事。

    但温从阳如何,早已与她无关,想来纪明达也不需要她去同情、可怜、感慨,所以她并不议论,

    也不许熙和院里所有的人议论。

    四妹妹和明远也从不与她说这些话。

    但一个月前还日日缠着纪明达的好三妹妹一过来,就是议论她的大姐姐,让纪明遥想笑,也更厌恶她。

    所以,虽然并不意外温从阳会做出这样的事,纪明遥却不顺她的意说下去。

    她笑道:“去年,好像也是差不多的日子,大姐姐和三妹妹一起来的,我说起三妹妹好像很宝贝大姐夫送的礼物,三妹妹还生我的气,可我也没别的意思呀。现在三妹妹又厌弃大姐夫了,不知房里还放没放着他送的东西?还是已经生气都丢了?”

    纪明德没想到二姐姐竟是这个反应!

    二姐姐不是一向与大姐姐不合吗?她就一点都不恨大姐姐抢了她的亲事吗?

    从前温表哥对她那么好,什么好东西不想着她,她竟没有一点留恋?

    现在大姐姐过得不算好,她真的一点都不高兴吗?

    大姐姐眼看是自顾不暇了,哪里还有精神管她,二姐姐却将要做翰林夫人了。

    帮自家姐妹说一门与夫家相关的亲事,对二姐姐不是也有好处?一家子亲姐妹,难道成婚之后就不往来了?

    为什么二姐姐非要做得这么绝呢!

    左右这条路走不通,她坐不住了,站起身气道:“好意来看二姐姐,姐姐倒这样说我,什么意思!

    不待见我,我走就是了!”

    “是你先说起大姐夫,我也只是想起前事,随口一问,你怎么又生气了?”

    纪明遥笑道:“再者,我并不寂寞,其实倒也不劳你来看我。且你若真心疼大姐姐,为什么不到舅舅家去与她作伴?想来老太太和太太都一定高兴,大姐姐也高兴。”

    纪明达知道你在背后议论她的闲话吗?

    太太便不提,前些日子徐老夫人也是恨不得到理国公府杀了温从阳和李如蕙,连安国公都差点找上理国公府的门去。不管是为自己的面子,还是真为了女儿,他看起来可比纪明德生气多了。

    你不是她的好三妹妹吗?

    “是啊。”一直在旁默不作声的纪明宜也开了口。

    她没有听从二姐姐的眼神阻拦,声音清脆说道:“从前便不提,只这一整年,连我都知道,三姐姐想学什么,大姐姐都几乎是手把手教,连绣房书房都分了你一半,如此亲密。如今大姐姐心里自然是不好受的,或许见了三姐姐便能好些?三姐姐也不必白白挂心,更不枉大姐姐待三姐姐的情分了。"

    纪明德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跺脚就走。

    “三妹妹慢走,我们就不送了。”纪明遥无奈看了眼四妹妹。

    四妹妹又与纪明德没有根本性矛盾,很没必要直接得罪她。纪明德毕竟是安国公最疼爱的女儿。

    但纪明宜只是笑。

    纪明遥便没再多说什么。

    她从窗口探身,看纪明德大怒的背影之后,仍是那一院子熟悉的春光。

    又是一年的春天啊。

    下个春天,她起身看到的景象,就要换一副模样了。

    成婚前两日,纪明遥的嫁妆先送入崔宅。

    冯嬷嬷亲自带着碧月青霜领人摆放家具和嫁妆箱笼,孟安然在旁领着崔家的下人细心相帮。

    新房的院子里热闹忙乱又和谐,崔瑜无事可做,便拽过正看新娘家具的兄弟,背着人往他怀里塞了两个册子。

    崔珏没注意兄长的挤眉弄眼,下意识打开看了一眼。

    只这一眼,就让他面上有如火烧。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