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请教 (第2/3页)
四年的正税了。
所以,从数额上来说,不多。
摊到每个人的头上,也就是二钱银子不到。”
方一凡静静地听着孙在田说,孙在田说的很细,很多都是他没有想过的层面。
孙在田道:“
现在问题来了,不多吗?
其实不然。为什么?
因为,虽然有这么多人,却不是这么多人都在完税。
那些有功名的人,是不需要完税的。
但凡是有秀才功名以上的,国朝有约,可以不必缴税。
所以,很多小田主,小地主就投田到这些举人秀才名下,
自愿成为‘佃户’,其实就是为了避税。
这种情况多了,原本一亩地要摊一钱银子,现在一亩可能就要摊五钱了。
吃亏的,永远是小老百姓。
那些有特权的人,永远不用缴税,只会越来越富,
小老百姓只会越承担越多,最后,只得卖地,依附,愈演愈烈。”
方一凡点点头,心道:
这孙在田看得明白。
这其实是很多朝代灭亡的根本原因。
大地主不断的圈地,小家民活不下去,只能逃亡。
这种情况多了之后,就形成了暴乱,最后是农民起义。
这是一个不可逆的循环,只能延迟。
孙在田又道:“
仅是如此,倒也还罢了,可是百姓只缴皇粮就结束了吗?
不,还有很多徭役要服。里甲役,均徭,杂泛。
乡里的事务要做,官府派的差役要做,
修塘,修路这些都要百姓去出力。
不去行不行?不行。
想不去,就出钱。这叫代役。
碰到一个好官,可能摊派的还少些,甚至还管个饭;
可要碰到一个不好的,不仅摊的多,甚于饭食都要自己带,要自己交粮来干公差。这一年到头,费用比交正税还要多。”
孙在田又道:“
这就完了?没有。
刚才说了,皇权不下乡。
下乡要靠书吏和士绅。
这就是给了权利给他们,请他们帮官府完成任务。
可是书吏和士绅们呢,会不会滥用这些权力?
吴县有多少书吏文书?
这些书吏会不会借办差使,对百姓进行盘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