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884章 功德无量,明实亡于天灾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1884章 功德无量,明实亡于天灾 (第3/3页)

    若是没有这场大天灾,哪怕是加三饷,百姓也不是不能承受,日子苦点总比亡国强吧。

    所以说,明实亡于天灾,也是有一定的道理,即便是要亡国,但至少崇祯肯定不止十七年,二十七年、三十七年都是有可能的。

    只能说祸不单行,麻绳专挑细处断,厄运专找苦命人。

    或者说自秦之后王朝国运不过三百年的定论开始了,天灾就是行使天道之权的。

    恍惚之后,崇祯回过神来,虽然不知道大灾具体的结束时间,但似乎是建奴入关后,就开始缓解了。

    也就是说大灾在崇祯十七年之后就会缓解,直至完全消失。

    宋应星说陕西这边一直到崇祯十四年不用朝廷赈灾,剩余的三五年,朝廷随随便便都能应对过去。

    少了陕西的八百万百姓,那对朝廷来说压力是极小的。

    因为大旱是止于湖广的,江南那边还是有粮食产出,但运送到西北,路上得消耗多少?

    重要的是,只要汉中和关中两个平原的这条路能走通,那么山西的汾河平原、河南的豫东平原、黄河沿岸等地都可以效仿。

    汾河平原有汾河、潇河、文峪河、浍河等等河流,豫东平原有涡河、贾鲁河、颍河、沙河等等河流。

    虽然不如渭河、汉江,但沿河两岸三五里之地还是可以试上一试的。

    一旦可以行的通,历史上的明末大旱就能轻松应对了。

    “宋院长,您说的可是真的?”

    “宋院长,我是粗人,这个账算一时半会儿算不过来,若真是如此,那真是功德无量了。”

    “是呀,提出这种想法的简直是神人!”

    ……

    “诸位,账是这么算的,数据上没问题,但在实施的过程中,能达到什么程度都不好说了。”

    宋应星苦笑着摇了摇头,而后神色极为严肃:“你们忽略了一件事情,若是这件事情解决不好,别说是汉中和关中平原,对整个大明那都是毁灭性打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