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3章 抄作业,希望落空 (第2/3页)
会秩序。
第三,渭河处于秦岭以北,其支流流经黄土高原,流域内土质疏松,以至于含沙量太高了。
臣去称过,渭河平均一千斤水中有沙子百斤左右,而汉江则是一千斤中有半斤沙子,两者相差两百倍左右。
如此大的含沙量若是水桥斜坡缓了,沙子就流动不了,容易堵塞水桥,若是陡峭,那么水塔、水桥和水车势必要增加很多。
现在大旱如此严重,可不是只浇一次就可以的,需要多次浇灌,如此大含量沙的水浇地,那直接将地都盖上一层,种子还怎么发芽?
而且关中平原土壤是黄土,大量含沙的水浇下,直接将土壤结构都改变了,现在倒是有收获了,大旱过后怎么办?
第一条所需的毛竹若是在汉中平原可以换成普通的绿竹、黄竹等等,大不了多多做几座水桥,都是顺手的事儿。
而且两种竹子北方也是极多的,能短时间得到。
可因为含沙量太大,容易堵塞竹子通道。
第四,汉江在秦岭以南,高大的秦岭挡住了寒流,又在大巴山之间,气候温和,所以汉江没有结冰期,而渭河在秦岭以北,天气寒冷,则是有结冰期。
小麦虽然耐寒,但不意味着不怕冻,现在冬天不下雪,就肯定得浇水,一次性渗透下去那么多冰水,会让根系冻坏,影响生长,进而减产。
综上几点,关中平原不可能采用汉中平原的这种南水北调的方式来大面积种植。”
哎……
众人不约而同的叹了口气,想法是好,但没有想到竟然会如此的残酷。
水车、水桥等等需求量大,在生死面前,这都不是问题,朝廷目前不算缺银子,劳力也不算什么,在哪里耕作不是耕作?
关键是土壤结构的改变,这才是最要命的,这种大旱可能是百年、三百年难遇,但不能这几年的所需就将今后几百上千年的用地给废掉了。
这不是在救灾,而是葬送了后世子孙的立足之地,即便是救灾成功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