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58 第 258 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258 第 258 章 (第3/3页)

熟悉,也能先去部署,等到内乱平定之后,本宫还要收复大唐的疆域.

    "

    说着说着,李长安兴起,直接从一侧架子上翻出一卷大唐西北地图,开始指指点点安排起收拾那些西域各国的顺序。

    西域那些小国有不少趁着大唐内乱当了墙头草投靠了吐蕃,甚至还转头给了大唐一刀,实在可恶。

    一直到天色将黑,封常清才晕头转向抱着一堆圣旨离开了大明宫。

    李长安嫌来回传旨麻烦,直接一次给了封常清数道圣旨,给他安排了一堆头衔,把他未来三年的工作都给安排清楚了。

    太女殿下还真是重视他啊,封常清心满意足,觉得自己又充满了干劲。

    李长安看着封常清离去的背影也感慨,这些将领是有些愚忠,但是真的很好用。

    毕竟能是皇帝一道圣旨就手握十万大军而老实送死的将军,对大唐忠心耿耿,活干的越多还觉得主君越器重他们,简直生来就是给她当臣子的一把好手。

    有郭子仪和封常清两面夹击,太原不到半个月就被攻了下来,随后就是已经失去了主心骨的其余叛军接连投降,三个月不到,河北就被收复了大半。

    其中也免不了世家大族的帮助,先前李长安想要知道叛军之中的消息,还要靠自己安插的那几个探子打探,自从五姓七望被叛军劫掠了之后,叛军内部接连不断的消息就传入了唐军手中。

    在何处有储存刀枪的仓库,在何处有储存粮草的粮仓,叛军运送粮草走哪条路,哪个郡里面的哪个官员和叛军勾结,甚至还有人偷偷向李长安举报了长安朝廷中那一批曾经收过安禄山贿赂的官员李长安都被气笑了,合着这些世家官员什么都知道就是什么都不说啊。@得了,先把这笔账记下来,等再过十年八年自己培养的人才成长起来之后就把这群老东西给替换下去。

    上下齐心,平叛进度堪称一日千里。

    范阳城中,气氛格外紧张。

    范阳太守兼范阳节度副使贾循唉声叹气回到了太守府。

    “贾兄缘何叹气,莫非是白来的不凑巧不成?”

    人未到声先至,一道爽朗的笑声响起,几息之后紧跟着的脚步声响起,而后一道身穿银白圆领裥袍、足蹬乌皮靴的身影才踏了进来。

    “太白来的正好,快给我出出主意。”贾循愁眉苦脸招呼李白坐下。

    那日李白从李长安那儿领了任务之后便日夜兼程赶到了范阳,凭借自己的名声和才华顺利成了贾循的幕僚。

    在李白满分的魅力之下,加上安禄山已经死了,贾循已经犹豫要不要开城门投降了。

    “唐军又打下了太原,如今咱们手中的郡是越来越少了。”贾循沉痛道。

    李白挑眉,也一副忧心忡忡的模样:“这可如何是好,只怕唐军不日就会打到范阳,一城岂能胜一国?”

    贾循哀叹:“谁说不是呢。”

    原来安禄山在的时候他跟着安禄山造反,现在安禄山死了,叛军中能做主的大将也死了大半,他一介文官,还非要接着造反干什么呢?

    他又不是傻子,形势已经到了如今的地步,他眼瞎了才看不出来叛军已经回天乏术。晚投降不如早投降,还抵抗个什么劲呢。

    “只是田将军不同意投降。”贾循道出了缘由。

    范阳城中除了文臣还有武将,田承嗣就是安禄山留在范阳守城的大将,统领范阳城内所有军队。

    贾循是个文官,虽然顶着太守名头,可实际上谁拳头大谁才说了算,遇到大事还得是田承嗣做主。

    “白平日和田将军也有往来,这田将军也并非是不通情达理之辈啊。”李白诧异挑起了眉毛。

    “许是要待价而沽。”贾循猜测,“听闻薛嵩归降大唐之后还被大唐太女封了侯。”

    投降也得卖笔好价钱嘛。

    “范阳兵强马壮,城中粮草充足,亦有险关可守,哪怕大唐发兵三十万攻打范阳,范阳也能守上三年五载。等到唐军吃了亏以后田承嗣就能和大唐太女商量投降条件了。"

    至于僵持之中叛军和唐军会死伤多少田承嗣毫不在意,他只要高官厚禄。

    “胡风吹代马,北拥鲁阳关。吴兵照海雪,西讨何时还老母与子别,呼天野草间。白马绕旌旗,悲鸣相追攀。”

    李白离开太守府后没有直接回他所居住的小院,而是在街上漫无目的逛着,望着范阳城中的寂寥景象,长叹一声。

    中原百姓惨,范阳百姓也惨啊,叛军也并非人人都想造反,大部分士卒也是被强征作战。

    这场战乱早就该结束了。

    岂惜战斗死,为君扫凶顽。”

    “…

    李白挎着剑,手上拎着酒坛,站在了田承嗣府邸前。

    “请通传一声,李白携美酒前来拜会田将军。”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